秦皇岛养老院提醒老年人夏季保健
发布时间:2015-06-23 17:21:37 | 点击: 中医养生学认为:“故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,如是则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意思是说,凡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,都懂得要顺应四时节令和气候的变化,调节喜怒的情绪,注意正常的饮食起居,节制阴阳的偏颇,调剂刚柔的活动。夏季养生保健至少要注意做到:
1.三避:避暑、避湿、避寒;
2.三保:保有平静的心情、保持良好的睡眠、保证合理的饮食;
3.三防:防感冒、防腹泻、防心脑血管意外。
要注意避暑
夏季高温对人的健康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,以心脏为例,高温对心脏的影响:
一是增加心脏的负担,引发心脏方面的问题。一般情况下健康人每分钟心跳75次左右,如处在高温环境下,心跳会加快,每分钟甚至超过100次。心脏每分钟的血液输出量也就相应增加甚至可达到一倍以上。健康的心脏对于高温带来的影响,短期内尚可代偿,心脏功能减退者则难以应付,严重者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。
二是人体的体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电解质,如氯、钠、钾、钙等,这些电解质是维持心肌细胞渗透压、促使心肌细胞兴奋产生电流、保持心肌收缩、从而使心脏正常跳动所必需的物质。高温环境下人大量出汗,可导致电解质大量丧失,引起“电解质紊乱”,从而使心跳强、弱、快、慢发生剧烈变化,医学上称之为“心律紊乱”。 高温环境下,人还容易发生体温调节机制紊乱而引起“中暑”,尤其是老年人,若不及时处理,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,如意识混浊、狂躁不安、昏迷等症状。同时,支配心跳、血压和血管收缩扩张的各个调节部门也会因此而失去控制,再加上高温下皮肤和周围血管的扩张,水分的大量丧失等因素,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高温还会对人的死亡率产生影响。由于老年人身体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,同时由于体温调节机能的减退,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尤其明显,更容易受到夏季高温的伤害。因此,为了保证夏季健康,要注意做好避暑工作。 避暑应当注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:
1、中午前后不要外出,尤其要避免暴晒;
2、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;
3、保证汗腺功能正常,不要损伤汗腺(如保证适度出汗、保持皮肤清洁、不用冷水冲洗皮肤等),以确保有效调节体温。通过皮肤发汗是人体最快捷、最有效的方法。据实验,皮肤每蒸发1毫升汗液,可带走机体585大卡的热量;
4、借助自然风、风扇、空调等降温;
5、饮食避暑,进食清热祛暑的食物;
6、药物避暑,饮用药物凉茶、仁丹等。
要注意避湿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,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,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,还要注意避湿。 避湿的主要方法有:
1.远离潮湿环境;
2.借助饮食利湿(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:鲤鱼、赤小豆、金针菜、莴苣、薏仁米、扁豆、冬瓜等);
3.空调设备除湿;
4.药物去湿(药物去湿请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)。
要注意避寒
中医认为:夏季为了散热,人的皮肤毛孔开泄,最易感受风寒、风湿及湿热之邪,罹患疾病。
避寒主要包括:
1、防腹中寒
一是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,不贪吃冷饮、冷食;
二是睡觉时一定要盖“肚子”;
三是早餐时适当吃点生姜,民间所说,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2、防躯体寒
防止躯体受寒主要是要正确使用电扇和空调。
为了防止使用电风扇不当导致身体受寒,要注意做到:风速不宜过大;风扇不要对着人直吹;风扇不要持续固定对身体某个部位吹,宜吹吹停停和用摆头电扇;出汗较多时,不要立即在静坐或静卧情况下吹电扇。
在使用空调时,要注意做到不要将温度调得太低,以27-29℃为宜,同时不要使室内外的温差过大,一般以控制在6度左右为宜;在空调房间里不要睡凉席,以防受凉发生肢体关节僵硬、功能受限或者疼痛、肌肤麻木不仁,以及诱发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腿痛等。 另外,夜里睡觉不宜露天睡,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太晚。
秦皇岛养老院-北戴河老年生态颐养中心整理,跟多资讯请访问:http://www.lngyzx.com